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評選表彰了一批為全區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勞動者、勞動集體,并授予五一勞動獎狀、獎章和工人先鋒號、五一巾幗標兵崗、五一巾幗標兵。我校數學與大數據學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工人先鋒號;醫務室榮獲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
受到表彰的團體,用實際行動展現了新時期偉大勞模的奉獻精神,為全校教職工樹立了標桿、作出了表率,激勵全校教職工以受表彰的先進典型為榜樣,團結奮進,守正創新,為把學校建設成為人民滿意的民族高等院校而不懈奮斗,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學校數學與大數據學院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教育部新時代高校黨建“雙創”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教育部黨組織關于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的實施意見,加強支部建設。支部嚴格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建立每周四下午“政治學習例會和學術討論班制度”,使黨員學習制度化、規范化。
支部在促進教師隊伍教學科研能力提升,推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自2018年獲批成立首批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以來,支部致力推進黨建與教學科研對接,成效顯著。一是重視和加強推進支部黨員的業務培訓,教學方面成績優異。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實現了學校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零的突破。二是注重并促進支部黨員的學術交流,成績顯著。團隊每周開展一次學術討論班,邀請區內外專家作學術報告,提升支部黨員的科研水平。三是支部重視并加強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成績良好。支部黨員積極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實現了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的突破。此外,支部黨員參與學院和學生管理工作,為學生全面發展而努力。四是支部在推進統編教材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積極主動作為,強化責任擔當。
學校醫務所是一支由2名副主任醫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和1名管理學生醫療保險教師為階梯的全員女性業務團隊,主要承擔對全校8千多學生以及全校教職工常見疾病的醫療診治服務;門診在僅有4名醫務人員的情況下,除了保證門診日常工作,新生入學軍訓期間24小時接診并保證入學體檢工作和紅十字急救演練培訓及時圓滿完成;醫務人員主動放棄節假日休息為保證學校各種大型活動如各級考試及運動會、各類比賽、會議、老干部參觀等提供應急醫療保障服務,在甲型H7N9流感期間,醫務所有一名醫生隔離,在僅有三名醫務人員情況下,堅持24小時堅守崗位,吃住在醫務所,連續奮戰14天,直到所有學生減除隔離,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強不息、甘于奉獻”的醫者精神。學校升本評估期間,堅持24小時值守,順利完成評估工作醫療保障服務。健康教育是醫務所一面旗幟,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醫務人員所有健康教育都是利用休息時間開展流行病、傳染病的健康宣教11次并累計發放健康知識問卷調查八千余份。
醫學知識的更新變化日新月異,多年來,醫務所全體醫務人員始終堅持加強醫務人員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培訓,全面提高人員綜合素質。近兩年,在國家級醫學期刊發表論文四篇,在省級期刊發表論文兩篇,參加屬地疾控安排的學校衛生人員培訓、鼠疫醫務人員培訓、學校常見運動損傷的防治和處理等專業培訓,拓寬視野反復練習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將醫療技術操作不斷的改進和鞏固練習。
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醫務所克服人員緊缺,及時制定防控預案、制度、流程,展開全員新冠肺炎業務培訓、并做好人員健康信息日報告,落實聯防聯控機制,以及防控醫療物資設備的配置和隔離場所的設置,在人員少壓力大的情況下,把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嚴防鼠疫作為當前最緊迫的政治任務,多舉措開展疫情防控,全員做出學校復學后24小時堅守崗位承諾,秉承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宗旨,以奉獻為己任的理念,以團結拼搏的勇氣,用堅實的腳步,耕耘在平凡的崗位上。

工人先鋒號獎牌和證書

工人先鋒號表彰決定

五一巾幗標兵崗獎牌

五一巾幗標兵崗表彰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