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增強思政課建設與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3 月 18 日,馬克思主義學院在崇正樓209報告廳舉辦“踐行‘3·18’囑托 推動思政課高質量發展”主題座談會。校黨委書記劉九萬出席座談會并講話。校黨委副書記格根哈斯主持會議。黨政辦公室、黨委宣傳部負責人及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思政課教師參加會議。

劉九萬指出,六年前的“3·18”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深刻闡明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根本任務、方向目標、方法路徑,為辦好新時代思政課提供了科學指南和強大動力,具有鮮明的現實性、針對性、引領性。組織召開座談會,旨在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3·18”重要講話精神,持續加強我校思政課建設,縱深推進我校思政課建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開創我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劉九萬強調,一要深刻認識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課題對思政課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充分發揮思政課主渠道、主陣地作用,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要以“兩個概論課”為先導,結合學校實際,依托“兩館兩廊”等校園主陣地,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工作,打造具有呼民院特色的校本課程,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引領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三要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注重青年教師培養,發揮“傳幫帶”作用,強化隊伍短板,堅持引育結合,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四要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堅持問題導向,融入熱點難點問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探索實踐教學新模式,不斷增強思政課親和力針對性。五要加強思政課教學研究,強化有組織科研,營造學術氛圍,加強教學研究扶持力度,加快培養學術帶頭人和團隊,推出一批具有呼民院特色、可復制可推廣的校本課程、思維導圖、實踐案例等,讓科研與教學“雙促進雙提升”。
劉九萬要求,要依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館,深度挖掘各門思政課程與場館資源的契合點,深入開展“館課一體、館研一體”的特色實踐課,創新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常態化開展分層分類分眾化宣教活動,為小學生講故事、中學生講歷史、大學生講政策、黨員干部講思想、廣大群眾講情懷,打造具有呼民院特色的品牌“金課”和思政課程群,真正讓思政課堂活起來,讓教材實起來,讓覆蓋面廣起來,為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格根哈斯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要理直氣壯地講好思政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 提出的“六個要”的標準打造高素質思政課教師隊伍,按照新形勢新要求,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切實做好思政課教學與科研工作。她希望,全體思政課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強化使命擔當,積極展現新作為,為培育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人貢獻力量。她要求,馬克思主義學院要進一步明確當前工作重點,扎實推進師范專業認證工作,全力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虛擬教研室建設,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座談會上,“銀齡教師”王麗華結合自身教學工作經歷,分享了教學經驗和心得。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趙梅蘭就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總體情況作匯報交流,梳理工作成效,直面困難挑戰,并對未來發展提出規劃。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張秀芬及思政課教師代表烏蘭格日樂、薩仁通拉嘎、蘇亞拉分別就各自教研室所承擔的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改進、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闡述了課程建設的成效與未來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