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以“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牧區”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科學普及“五進”活動深入開展,增強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影響力和覆蓋范圍,在全區第十一屆社會科學普及周期間,自治區社科聯副巡視員烏蘭帶隊,由自治區社科聯、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財經大學教師組成的一行9人,深入巴彥淖爾市、阿拉善盟開展社會科學普及“五進”活動。
6月19日—21日,在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調研期間,調研組先后到巴彥淖爾市蒙古族中學、巴彥淖爾市杭錦后旗民族與宗教事務局、阿拉善盟盟委黨校、阿拉善博物館、阿拉善盟圖書館等地,同相關負責人深入交流,實地參觀了解社會科學普及工作開展情況。
在巴彥淖爾市蒙古族中學和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蒙古族學校,我校教師包賽吉拉夫教授作了題為《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北疆講壇?學術之光”專題講座,講座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我國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采取的保護措施、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以及保護、傳承、搶救、研究等四部分。我校教師烏云達來博士作了題為《美麗富饒的內蒙古草原》的“北疆講壇?學術之光”專題講座,講座重點介紹了內蒙古草原的類型、特點以及草原在生態、經濟、社會、民族文化方面的功能。
自治區社科聯、呼和浩特民族學院為兩所蒙古族學校贈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蒙文讀本》《“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內蒙古》《內蒙古熱點問題透視2016》《那達慕》《學生漢蒙簡明字典》《蒙古族俗語簡釋詞典》等社科普及讀物和工具類書籍共一千二百余冊。(科技處供稿)
包賽吉拉夫教授作講座
|
烏云達來博士作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