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民族學學院與呼和浩特市東烏素圖村簽訂了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并舉行了實習基地掛牌儀式。東烏素圖村黨支部張志忠書記、村委宣傳委員王志鳳、民族學學院包山虎院長、青斯琴副院長、教學秘書烏薩其拉圖博士、包海巖副教授等相關人員參加了掛牌儀式。
東烏素圖村位于大青山南麓,素有“杏塢翻紅”的美稱,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旅游資源豐富。2016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鄉村”,2019年被評為全國旅游重點鄉村。村民依托林果資源和城鄉結合地帶的區位優勢,實踐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民族學學院將于2021年7月5-20日期間由包海巖博士、付吉力根博士帶領2019級民族學專業33名學生在東烏素圖村進行為期15天的實踐課,通過入戶訪談、參與觀察等形式讓學生掌握民族學專業必修的田野調查方法。同時,田野調查亦可為村里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出謀劃策,助力鄉村振興實踐。
本次社會實踐基地建設協議的簽訂是兩家單位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積極嘗試。“產、學、研聯合”的嘗試符合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轉變教育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有利于高校培養出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自主性。

掛牌儀式現場

掛牌儀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