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和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5日在北京開幕。無論是對財政金融的精準調控,還是對民生福祉的持續推進,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我校師生密切關注“兩會”進程,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渠道積極收聽、觀看會議直播,認真領會政府工作報告精神。結合自身工作和學習實際,暢談祖國發展成就,展望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團委副書記 胡斯勒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堅持創新引領發展,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一名團干部,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任務,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和青年學生成長成才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團委組織部部長 烏依勒斯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從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深刻感受到黨對青年工作的重視與關切。尤其是報告中關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青年就業、創新創業等內容,為我們今后開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未來,我會將兩會精神融入日常,積極組織廣大團員青年開展各類實踐活動,引導青年學子提升本領,鼓勵大家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堪當大任的新時代青年 。
蒙古學學院團總支負責人 青合樂
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作為高校團干部,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要以兩會精神為指引,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通過組織主題團日活動、座談會等形式,讓學生深入了解國家的發展戰略和政策方針,引導他們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和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發揮自己的作用,綻放青春光彩。今后,我將繼續以兩會精神為行動綱領,團結帶領團員青年在擔當中歷練成長,為學校建設與祖國北疆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團總支書記 額日和木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教育高質量發展作為核心議題,尤其在AI技術、青年發展等領域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團干部,我們將積極響應兩會精神,站在時代前沿,把握發展趨勢,擁抱新技術,深入學習、熟練掌握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使用方法,積極探索AI技術與青年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運用AI思維分析解決問題、提高工作質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共青團工作,打造品牌特色,為新時代青年工作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3級水質科學與技術班學習委員 野敏
2025年全國兩會勝利召開,我深切感受到其傳遞出的精神與方向,為我們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指引和動力。其中,關于教育事業發展的內容,更是讓我心潮澎湃。“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兩會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讓我深刻認識到,我們肩負著時代賦予的重任。我們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更要注重綜合素質的培養,我將以兩會精神為指引,把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華彩篇章。
校學生會新媒體中心記者團團長 高星慧
作為學校記者團團長,同時身為新聞專業的學生,我一直密切關注2025年兩會動態。在政府工作報告里,教育發展、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相關內容讓我格外關注,這些內容與我們的專業學習及未來職業規劃緊密相連。我深知,作為新聞人,我們肩負著記錄時代、傳播聲音的使命。在后續的學習和工作中,我會努力提升自己,發揮記者團團長的帶頭作用,用所學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23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班 希吉爾
今年全國兩會按時舉行,各界矚目。代表委員對民生、科技、經濟等熱點話題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新質生產力”概念,強調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產業的關鍵意義以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計算機專業的一名學生在推動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發展方面具有關鍵的作用。我將努力學習,深化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實踐和創新活動,把個人成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書寫屬于青年一代的奮斗篇章。
新聞傳媒學院23級播音與主持藝術班學生 石延祺
2025年兩會為大學生提供了觀察國家治理的窗口,也搭建了連接個人理想與社會需求的橋梁。青年學子既通過兩會感知時代脈搏,也在思考中明確使命——以專業能力回應國家號召,以創新思維參與社會變革,最終在“教育強國”與“健康中國”等戰略中書寫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