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團中央《“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實施綱要》精神,在廣大青年學生中著力培養造就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的馬克思主義者,堅定他們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引導他們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學院就全面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以下簡稱“青馬工程”),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青年學生,促進青年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奮斗。
??二、工作思路
??結合學院實際,以大學生骨干為培養對象,以理論學習、實踐鍛煉、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以黨校、團校為主要陣地,形成學院、系部兩級培養工作格局,著力構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體系。
??三、組織機構
??學院成立“青馬工程”工作領導組,負責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的領導與協調,學院分管共青團工作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組織部、宣傳部、學生處、教務處、團委、馬列教研部等單位負責人組成。領導組辦公室設在團委,具體負責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
??各系部成立相應的領導組,組長由學院黨總支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各系部團總支書記擔任,具體負責本系部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作。
??四、培養對象
??“青馬工程”的重點培養對象是大學生骨干、共青團干部和優秀青年學生。大學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級各類學生干部、學生社團干部、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理論學習骨干;共青團干部主要指各級團組織的干部;優秀青年學生主要包括在學術科技、文化體育、社會實踐、青年志愿服務、勤工創業、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成績突出的優秀學生。
??五、培養目標
??使大學生骨干學習和掌握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了解國情,認識社會,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堅定理想信念,成長為按照“四個新一代”要求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具體培養目標是“四個明顯提高”:
??政治覺悟明顯提高。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方向正確,立場堅定;對黨、國家和人民感情深厚,確立為祖國和人民利益而奮斗的價值取向。
??理論水平明顯提高。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黨的政策方針,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學習有一定深度,自覺用理論指導實際工作。
??工作能力明顯提高。熟悉管理學等學科基本知識,掌握管理工作的基本規律;工作思路清晰,程序正確,方法科學;協調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強,工作有實效。
??綜合素質明顯提高。思想素質、人文素質、專業素質和身心素質協調發展,民主法治觀念、科學素養、奉獻精神等達到較高水平,專業學習、社會工作、身心健康等成績突出。
??六、培養內容和形式
??(一)科學安排培訓時間和培訓人數
??每年安排一期,訓期為一年。每期培訓人數160人。
??(二)分級培養、分層推進工作
??著力構建學院、系部兩級分工負責、分層實施的培訓格局。學院開辦大學生骨干培訓班,對全院的學生骨干進行以“五個一”(即:確定一個課題,安排一周理論學習,參加一次集中學習研討,參加一次實踐鍛煉,參加一次素質拓展活動)為主要內容的培養;學院開辦共青團專職干部和青年教師培訓班,每年對共青團專職干部和青年教師進行一次集中培訓;各系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系部優秀青年學生的培養方案。
??大力扶持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的發展。充分發揮學生理論學習社團的帶動作用,促進大學生理論學習和思想交流,引導更多大學生骨干參與理論學習。
??(三)加強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種子庫和導師隊伍建設
??學院、系部兩級團組織都要建立“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種子庫”(即學員電子檔案庫),實行學生骨干的培養、使用、舉薦動態化管理,使大學生骨干培養成為我院育人特色的精品工程;學院要逐步形成完備的師資力量體系,建立健全“青馬工程”導師庫,成立導師團,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導師對學員個人或團隊的分類輔導機制,充分發揮導師在大學生骨干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四)拓展拓寬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參與渠道
??一是組織大學生骨干在假期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院以大學生骨干培訓學員為主體,每年組建重點服務團隊,深入企業、廠礦、鄉村,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干、錘煉品格,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二是組織和引導大學生骨干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每人每年應參加不少于30小時的志愿服務。三是創造條件引導大學生骨干、共青團干部和優秀青年學生廣泛參加各種對外考察交流活動。充分依托全國少數民族大學生社會實踐和社會觀察活動、全國少數民族大學生暑期實習計劃、臺灣與大陸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大專青年交流研習營等載體,大力構筑青年學子對外交流合作平臺,促進雙向交流互動。
??(五)構建大學生理論武裝工作的網絡平臺
??完成網絡學習平臺建設,利用網絡在線學習+社會實踐+畢業論文的方式,開展每期一年的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大骨班”學習模式,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骨干培養的專業性、系統性、科學性。
?加強新媒體建設,深入實施“紅網工程”。加強網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網絡信息員、評論員、策劃員和技術員隊伍建設,做好院級和系級各平臺的相關鏈接,增進資源共享,構建縱向分層、橫向互通、交流便捷、多方對接的“青馬工程”網絡體系,充分發揮網絡在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開設學員QQ群、微博,建立即時通訊群、飛信平臺和手機報平臺等方式,加強聯系和跟蹤反饋分散教育成效。
??七、機制建設
???(一)健全培養機制
???“青馬工程”實行“統一時間、統一內容、統一考試、統一評優、統一發證、統一認證”。學院、各系部在規定的時間統一開展培訓工作,培訓內容相對一致,統一組織考試、評優、發證和認證。各系部要出臺制度,規范辦學行為,保證培養質量。
???(二)完善激勵機制
???一是建立優秀學生骨干選拔推薦機制,及時將優秀的學生骨干逐級選拔到上一級別的骨干隊伍中,并重點進行培養;二是加強十佳大學生、“自強之星”、“桃李之星”、優秀團員、學聯優秀干部、社團優秀干部、優秀志愿者、禮儀隊優秀隊員等的評選工作,表彰先進,樹立榜樣;三是進一步完善“推優”工作機制,加大“推優”工作力度,及時將優秀學生骨干吸收到黨組織中間來。
???(三)建立保障機制
???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是一項系統工程,學院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在師資、經費、場地、時間等方面給予必要的保障。培養經費從團費、共青團活動專項經費中支出,培養對象參訓情況與評優、入黨掛鉤,馬列教研部要在師資上給予支持。
?? (四)實行跟蹤聯系制度
???實行自治區、學院、系部三級大學生骨干的跟蹤聯系制度,建立歷屆培養的大學生骨干信息庫,跟蹤了解他們的去向和狀況,對他們的成長給予關注和支持。
???
???????????????????????????????二〇一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