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驗收結果,我校數學與大數據學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順利通過“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驗收工作。

“12345”工作模式
自2020年入選教育部“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創建單位以來,數學與大數據學院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采取 “12345”工作模式——以“全面培養人才”為中心,強化師資隊伍和學科建設,以制度建設為依托,制定黨建工作責任機制、政治理論學習機制、學術討論班機制,組建課程思政團隊、考研輔導團隊、指導教師團隊和管理服務團隊,做到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實現教學、科研、管理、服務方面全面提升。

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偉東實地調研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黨支部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情況
強化支部建設,突出政治引領。支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凝心聚力,積極推進支部建設,強化黨性鍛煉,增強黨員政治覺悟和政治定力,使黨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支部以制度建設為抓手,制定黨建工作責任機制、政治理論學習機制、年度學習計劃,使政治理論學習常態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制度和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積極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支部以黨日活動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增強黨員教師思想和行動自覺,促進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加強黨建實效性。支部以組織生活會為抓手,緊緊圍繞主題,對標對表,認真查擺和梳理問題,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列出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促進查糾整改。

支部黨員
堅持多措并舉,促進業務成效。支部堅持以“抓好黨建促發展”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和保障,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專業和學科建設的有效途徑,促進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致敬榜樣,汲取前行力量。黨員教師們作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成員,學習踐行黃大年教授愛崗敬業、開拓進取、愛國奉獻的崇高精神,積極推進科研創新。組織開展學術討論班、教學科研論壇、學術會議并邀請專家講座,鼓勵青年教師考取博士研究生,推進科研的持續發展,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支部成員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獲批成立以支部黨員為骨干的自治區第十一批“草原英才”工程創新人才團隊,成立支部書記為負責人的校級科研創新團隊。內引外聯,促教學提升。注重教育教學改革,組織支部黨員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技能比賽,參加線上線下教學培訓,引導任課教師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組建課程思政教師團隊,發揮“課程思政”育人功能,強化專業和學科建設。數學學科獲批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獲批國家和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學院現有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2門,自治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課程2門。2022年獲內蒙古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三等獎各1個、第二屆內蒙古自治區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副高組和講師組二等獎各1個。
強化人才培養,踐行育人責任。支部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優秀事跡與榜樣力量帶到學生的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中。支部組建課程思政團隊,突出課堂德育教育。深入挖掘提煉每門專業和公共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將其融入到數學類課程中,成立校級常微分方程課程思政教師隊伍,發揮課程育人功能。組建專業課的考研輔導團隊,強化人才培養質量。進行“渦輪增壓”式考研輔導,開展考研經驗交流會,成效顯著。近2年年多名學生先后考取太原理工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內蒙古大學等高校碩士研究生。組建指導教師團隊,重視創新實踐訓練。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認證杯”數學中國數學建模網絡挑戰賽等比賽,獲獎20余個,結項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各1項。建立管理服務團隊,增強師生歸屬感。支部制定黨員教師輪班制度,協助學院兩辦工作,及時了解師生的需求,增強師生幸福感。支部積極開展服務、幫扶、捐助等活動,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
支部采取“12345”工作模式——“一個中心、兩個建設、三個機制、四個團隊、五個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黨建引領促發展,支部工作顯成效。支部先后榮獲全國、內蒙古自治區“工人先鋒號”和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入選自治區黨委教育工委和呼和浩特民族學院“最強黨支部”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