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檢查是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其最終目的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使本系的教學規范、有效、強化教學質量意識,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質量檢查組織機構
成立教學檢查小組。教學檢查小組成員由院長、副院長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務員組成,院長擔任組長,副院長擔任副組長,負責組織實施。
二、教學檢查內容
1.教師教學質量意識。各教研室是否組織教師學習研討有關提高教學質量的課題,有無強化質量意識的措施。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何成功、有效的作法和借鑒。
2.輔導員、班主任對新生的質量分析。
3.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及課后輔導、批改作業情況、教學信息的反饋、分析和處理。
4.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課表的執行以及教材使用、教案準備的情況。
5.學生作業的抽查、平時測驗和考試成績的分析。
6.師生之間的教學溝通、交流、輔導情況。
7.相互聽課以及公開課、示范課的情況。
8.對新教師的培訓、指導情況。
9.教師運用電教、多媒體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的情況。
10.教學評估的綜合情況。
三、教學檢查的步驟、時間
教學檢查分為平時常規性檢查和期中、期末定期檢查。期中一般進行抽查,期末進行全面檢查。檢查以教研室為單位,教研室主任負責對本教研室教學質量的檢查、督促,期末要寫出教學質量檢查報告并提出改進措施。系教學檢查小組對各教研室檢查的情況進行綜合,在新學期第2周前向教師通報。
教學檢查是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其最終目的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為使本系的教學規范、有效、強化教學質量意識,以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特制定本制度。
一、教學質量檢查組織機構
成立教學檢查小組。教學檢查小組成員由院長、副院長和各教研室主任、教務員組成,院長擔任組長,副院長擔任副組長,負責組織實施。
二、教學檢查內容
1.教師教學質量意識。各教研室是否組織教師學習研討有關提高教學質量的課題,有無強化質量意識的措施。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有何成功、有效的作法和借鑒。
2.輔導員、班主任對新生的質量分析。
3.教師備課、課堂教學及課后輔導、批改作業情況、教學信息的反饋、分析和處理。
4.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課表的執行以及教材使用、教案準備的情況。
5.學生作業的抽查、平時測驗和考試成績的分析。
6.師生之間的教學溝通、交流、輔導情況。
7.相互聽課以及公開課、示范課的情況。
8.對新教師的培訓、指導情況。
9.教師運用電教、多媒體等先進手段進行教學的情況。
10.教學評估的綜合情況。
三、教學檢查的步驟、時間
教學檢查分為平時常規性檢查和期中、期末定期檢查。期中一般進行抽查,期末進行全面檢查。檢查以教研室為單位,教研室主任負責對本教研室教學質量的檢查、督促,期末要寫出教學質量檢查報告并提出改進措施。系教學檢查小組對各教研室檢查的情況進行綜合,在新學期第2周前向教師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