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務教學為宗旨,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結合實際,堅持黨建政治引領,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根據學校和學院本學期工作安排,特制定本教研室工作計劃。
一、常規管理
1.開學初,每位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進度計劃,準備開學相關材料。
2.認真貫徹常規教學管理制度,要求老師們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積極聽課,按學校要求確保完成本學期教學工作。
3.組織開展一次聽課和課堂觀摩活動,以此加強教師間的教學經驗交流和切磋,提高老師們的課堂教學水平。
4.本教研室組織開展一次公開課活動。
5.加強期中教學檢查以及期末考試管理工作。
二、專業建設
1.根據2019版人才培養方案,完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教學大綱,完成所有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工作。
2.制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確定專業課程目錄,編寫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做好相關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
三、課程建設
1.加強課程建設,鼓勵老師們豐富和完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相關課程的資源建設,同時為獲批精品課程或一流課程建設項目努力。
2.與合作企業協商的基礎上,針對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特別是針對本教研室負責的課程,規劃和啟動課程資源建設工作。
四、教材建設
1.在教材選擇上,盡可能使用國家規劃教材、教育部和高教出版社推薦建材以及國家級重點教材,以確保教材和教學質量。此外,為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選擇具備新穎性和前沿性特點的教材。
2.鼓勵教研室的老師們編寫出版自己的教材,爭取啟動2本教材的編寫工作。
五、教學改革
繼續實施任務驅動的項目式教學改革。該教學模式使課堂目標明確、針對性強,更易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與此同時,努力實施專創融合教學模式,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
具體活動安排:
1.組織教研室老師討論網上授課遺留問題,并采取彌補措施。
2.組織教研室老師和相關任課老師討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學大綱的完善與改進,并完成所有教學大綱的修訂工作。
3.通過與合作企業協商,確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目錄,討論和制定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4.通過分工合作,完成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課程教學大綱的編寫。
5.每學期開展一次教研室全體教師參與的聽課和課堂觀摩活動。
6.每學期開展一次公開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