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民族學院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歡迎您!

今天是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學校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業設置  >  正文

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十三五”建設規劃

來源: 發布時間:2016-11-02

字體大小

打印本頁

  一、專業建設現狀分析

  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是數學系設置的師范類專業。1995—1997年間,學校前身內蒙古民族師范學校和赤峰學院合作招生3屆數學教育專業共120多名專科生;2000—2009年期間學校共招7屆數學教育專業專科生共200余人;2010年,學校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本科專業,以小學數學教育和經濟數學兩個方向招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針對民族地區小學教育的發展特點及需求,2014年對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小學數學教育方向進行人才培養、課程計劃、實踐環節方案(教育見習方案、教育實習方案)改革,開始招錄小學教育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學生,學制四年,本專業方向規定修滿總150學分,學生可在3—6年內完成學業,授予教育學學士學位。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現有學生共185人,其中蒙古族學生111人和其它少數民族1人,占總人數31.95%。

  數學系現有教職員工19人,其中專任教師16人,教授3人(其中自治區二級教授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人)、副教授4人,高級職稱教師所占比例為56.25%,講師6人;具有博士學歷的教師4人(其中在讀博士2人,博士后1人)、碩士研究生學位的教師6人,碩士研究生學位以上教師所占比例為62.5%。現有教育部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及“教壇新秀獎”獲得者1人、自治區“草原英才”人才工程人選1人、自治區“青年創新人才”計劃人選1名和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各1人。2016年,本團隊部分教師參與的“數學分析系列課程蒙漢雙語教學團隊”入選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團隊。先后主持完成全國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課題、國家民委教學研究課題等省部級教育教學類課題;發表十多篇教學改革論文。2016年6月,內蒙古高等教育學會數學教育分會掛靠我校成立,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恭慶教授擔任名譽會長,我校副校長阿拉坦倉教授擔任會長。

  專業帶頭人其木格教授,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主要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方法;主持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1項和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蒙古語授課高中理科多媒體課件的開發研究”子項目1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項,是自治區“數學分析系列課程蒙漢雙語教學團隊”骨干教師;近5年來共發表論文10多篇;自治區招生考試中心指定命題專家。

  本專業配備有滿足教學需求、教學設備齊全的數學科學實驗室(建立于2012年9月)1個和小學教育專業實訓室1個共兩個校內實訓基地。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其打好實踐基礎,我們已經在四子王旗烏蘭花鎮蒙古族小學、四子王旗烏蘭花鎮第四小學、鄂托克前旗蒙古族希望實驗小學、伊金霍洛旗蒙古族小學、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民族教育園區等5所小學建立了實踐實訓基地,在呼和浩特民族實驗學校、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學校、呼和浩特第十八中學、玉泉區實驗小學、向陽小學、成吉思汗街小學等學校建立6個見習基地,并每年送出實習生、見習生到指定小學進行集體教育實習、見習活動。

  專業建設成績突出,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2015年確認為校級特色專業群之一,2015年“數學分析系列課程蒙漢雙語教學團隊”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高校本科教學團隊。2011年,其木格等人編寫的《高等數學》獲校級教學成果獎優秀教材二等獎。目前我系建有校級精品課程2門(《常微分方程》(2015)、《高等數學》(2011))。2016年,全國高校第二屆數學微課程教學設計競賽中1名教師榮獲全國決賽二等獎,同時榮獲華北賽區特等獎。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從國家、自治區規劃教材中擇優選用內容全面、實用性強的教材或數學專業原版教材,每一門課程都配備了相應的參考書,同時部分專任教師參與全國大中專院校蒙古文規劃教材等6部教材及其同步練習的編寫出版工作,如主編和參編高校教材《高等代數》(蒙文)、《高等數學》(蒙文)、《高等數學同步練習》(蒙文)、《概率統計》(漢文)、《線性代數》(漢文)、《初等幾何研究》(蒙文)、《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法》(蒙文)等;編譯和參編中小學蒙文教輔教材金馬駒《學練大課堂》《同步練習》、《單元、期中、期末檢測題(一點通)》、《教師用書》、《中(小)學數學公式定律綜合》等教學參考書,并編譯參編了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科學故事系列叢書》等二十余本書。2015年,常微分方程課程被入選為校級精品課程行列。我們已經制定和編寫數學分析、高等代數、空間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小學數學教材教法等10門必修課程的教學大綱和常微分方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等限定性選修課程的教學大綱。

  通過凝煉學科方向,鍛造學科梯隊,打造學科特色,構筑學科基地。我系充分發揮學科建設龍頭作用,立足于做大、做優、做強,把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與基地平臺建設結合起來,注重彰顯學科特色,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相結合,服務蒙古語言文字協作八省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我系的應用數學學科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現在小學教育、Hamilton系統和偏微分方程三個主要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果。

  在十二五期間,本專業全體教師在《應用泛函分析學報》、《黑龍江大學自然科學學報》和《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等省部級以上刊物上發表13篇學術論文及教學改革論文;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蒙古語授課初中數學多媒體課件的開發研究”(NJ10203)、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蒙古語授課高中理科多媒體課件的開發研究”(團隊1位成員是子項目負責人)等幾項省部級項目。近幾年來,本專業教師積極參加“全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小學教師教育委員會(2015)年會”等各類學術研討會和培訓會。

  目前專業建設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與不足:

  (1)辦學條件方面的問題與不足。目前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與小學教育專業共用一個實驗室,還沒有獨立的實驗室;專業學術圖書資料和電子資源數量很少,學校劃撥經費有限,這些將影響到學生的培養質量。

  (2)師資隊伍不盡合理,目前存在師資欠缺和水平有待提高的問題,存在教師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不盡合理情況,還沒有形成應有梯隊。

  (3)教學管理不夠完善,管理隊伍理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參加各類業務培訓不多。

  (4)教學研究不夠深入,教改項目的級別較低,教改論文數量偏少,鼓勵教師參與教改研究的激勵政策不多。

  (5)合作與交流少,專業建設步伐緩慢。

  二、專業建設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內涵發展為主,外延發展為輔,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立足內蒙古、面向八省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和高等教育發展的態勢,結合學校發展規劃和我系實際,遵循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努力辦好現有的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本科專業。

  三、專業建設基本思路

  按照學校發展定位,結合我系專業實際,堅持以培養師范生(小學教師)為主,以育人為根本,以質量為核心,以師資隊伍為關鍵,凸顯專業辦學特色,把數學系建成為八省區基礎教育人才基地和窗口。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加強管理,強化教風、學風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本專業綜合辦學實力和競爭力。

  四、專業建設與發展總體目標

  以培養師范類人才(小學教師)為核心,以專業特色建設為主線,以隊伍建設為基礎,堅持“強化基礎,拓展視野;以人為本,分層培養;團隊教學,注重質量;勇于改革,銳意創新”的辦學思路,積極推進各項教學改革,確立鮮明的辦學理念和特色,強化課程體系建設和改革,重視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利用 5 年(2016-2020)時間建設成為區內同類院校領先、有一定影響且特色明顯的專業,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把它建設為學校教育碩士建設點之一。

  (一)辦學規模及層次:培養德、智、體、美、能全面發展,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及基本方法和小學教育發展規律,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計算機解決若干實際問題,能夠勝任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師,以及能解決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決策和管理等實際問題的基礎教育人才,為基礎教育和地方經濟發展輸送優秀人才和其他管理人才。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和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的目標,計劃每年培養小學教師80名左右。

  (二)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到 2020年,本專業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3人左右,高級職稱比例達40%以上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 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60%以上。至2020年力爭引進2-3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2位教師到國內外作訪問學者;培養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壇新秀獎獲得者1人。

  (三)專業學科建設目標:一是對公共基礎必修課、專業主干課、專業基礎課分期分批進行重點建設;力爭在2020年所有必修課程達到校精品課程要求,自治區級精品課程達1-2門以上。二是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教學科研水平層次較高的師資隊伍;三是按照“整體發動,分層建設,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相對集中財力和人力建好校級重點學科“應用數學”,力爭建設成為自治區級重點學科。四是力爭培養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或科研骨干1-2名,培養自治區級學科帶頭人2-3名,培養校級名師1-2人,為申報專業碩士授予點打好基礎。

  (四)科研工作建設目標:根據目前的現狀及形勢發展的要求,科研工作將作為今后我系工作的重點給予高度重視,為此,提出今后五年規劃中的科研工作具體目標:一是在國家級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8-10篇,各類公開出版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5-20篇。二是申請到國家級基金項目1-2項,區級科研課題3-5項;爭取3-5項科研成果獲校級或自治區級獎。三是主編、參編教材或教學參考書2-5部;申請到校級以上改革項目4-5項。

  (五)辦學條件建設目標:加強對辦公基礎條件的改善,力爭使硬件設施能充分滿足教學科研和管理的需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精神,優化工作氛圍,激發工作熱情,使工作條件在軟、硬件方面令全體師生滿意。至2020年,建立一個基于先進的技術手段和現代教育觀念,集微格教學、多媒體為一體的數字化網絡系統的小學教育專業多功能實訓中心。建成8-10個穩定、優質的能滿足專業教育實習、見習和實踐教學需要的重點實習基地。將數學科學實驗室擴建成同時能為教學實驗、科研、制作、開發服務的綜合性實驗室。專職實驗員計劃達到1-2人,使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

  五、專業建設具體目標與任務

  (一)辦學規模

  遵循“規模適宜,布局合理,結構優化,加強基礎,重視應用,分流培養”的原則,按照學校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辦學規模控制在每年各招80人左右。

  (二)人才培養模式

  按照“堅定方向、夯實基礎、深化改革、彰顯特色”的辦學策略,以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導向,依據基礎教育改革與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明確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根據培養目標,明確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模塊化”和“系統化”,構建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培養具備扎實的數學基礎和系統的數學學科教學論知識,能應用數學理論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研究解決數學教育教學等實際問題,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了解本專業相關方向的科研新成果的應用型技術人才。適宜在小學和其他教育部門從事教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

  為了培養能適應21 世紀基礎教育改革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素質全面、基礎扎實、技能過硬、特長鮮明,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知識轉化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專門人才,本專業遵循基礎性與拓展性統一、統一性與多樣性并舉、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結合、綜合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探討強化學生專業基礎,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適應性是直接反映競爭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按照以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實踐能力為核心,深化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觀念改革,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調整知識結構,鞏固持續發展的能力結構,進一步增強適應性。

  探討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應用實踐能力是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師范類人才發展定位和培養目標,我們要堅持注重實踐,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狠抓專業技能培訓、數學建模競賽、教學實踐環節等各級各類活動,著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轉化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真正實現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性、適應性數學專業師范類人才的目標。

  (三)教師隊伍建設

  1.建設目標:到 2020年,本專業教師中,正高職稱人數3人左右,高級職稱比例達40%以上 ,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60%以上。至2020年力爭引進2-3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2位教師到國內外作訪問學者。

  2.建設內容:建立一支適合學校發展需要的高水平、高質量、結構合理的教學科研隊伍和精干、高效的管理隊伍。

  (1)在教師中開展“以德修身、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的教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導教育學生,特別在師德建設中抓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建設以“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特征的教學風氣,引導教師以良好的教風帶動學風建設。

  (2)營造并支持和鼓勵教師攻讀博士學位,到國內外知名大學訪學,提高業務水平。五年內將選派2-3名教師外出訪學,有2-4名教師進一步獲取高級職稱,教授、副教授職稱的教師比例達到40%以上;使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到30%以上,引進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人才2-3人;加強在職培訓提高,深入有效地開展教研活動和學術討論班,教師相互學習,促進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同步提高。

  (3)按照培養與引進并舉、以培養為重點的原則,遴選3-4名優秀中青年教師和學術骨干進行重點培養,以此加強重點學科和專業學術團隊建設,提高承擔重點學科、教學研究項目的能力,為今后申報專業碩士點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擴大與區內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擴大學術視野,提高學術水平和科研質量,努力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學科研團隊。

  (4)深化教師履職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內部分配制度,并向優秀人才、關鍵崗位和工作實績突出者傾斜,形成有利于優秀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激勵機制,為培養優秀人才、優化人才環境創造有利條件,打造拔尖人才,增強核心競爭力創造條件。

  (四)課程建設

  1.建設目標:構建與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本科課程體系,優化課程結構和課程內容,使課程體系和學生知識與能力有較好的整合,建設一批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的精品課程,以此為示范帶動其他課程的建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建設內容:

  (1)深化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根據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構建具有全新教育理念和適應人才培養要求的科學、合理、具有小學教育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認真分析每門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社會需求精選教學內容,加強專業基礎課、主干課、考查課的教學,增大課程的實踐內容,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2)制定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課程建設規劃,以精品課程建設為中心,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按照“校級合格課程建設—校級精品課程建設—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建設”的課程建設思路,有計劃、有目標、分階段的開展好本專業所有課程的基本建設工作。

  (3)扎實有效地開展系級所有本科課程的基本建設工作。進一步研究確定所有本專業課程建設的內容和要求、實施方案和措施,完善課程質量標準、教學大綱、課程簡介的修訂以及教學輔助材料的編寫、試題庫建設、教材的選用與評價、課程教師資源的貯備等課程基本建設工作。

  (4)認真開展好在建校級課程建設的同時積極組織申報各級各類課程建設項目,力爭五年內加強對院級精品課程《高等數學》的建設力度,力爭在3至5年內將其打造成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將《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代數》課程列為系級重點建設課程,力爭在2年至5年內將其打造成院級精品課程,以此為示范帶動其它課程的建設。

  (5)加大課程網絡平臺和教學信息現代化的建設力度,爭取微課程和MOOC建設方面嘗試,為教師教學信息化和網絡化能力的提高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課程網絡化程度的提高,全方位為師生服務。

  (6)加強教材選用管理,規范選用程序,積極選用國家“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十二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省部級優秀教材、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進一步擴大本專業使用優秀教材的比例,保證高質量的最新教材進入課堂,保證每一門課程都能使用最優秀的教材作為教學依據,依托校級合格課程或精品課程建設,組織編寫出版富有特色的高質量的教學輔導資料或教學參考書,爭取在“十三五”期間編寫出版蒙古文教材《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高等代數》、《線性代數》等幾部有特色、高水平、內容新、實用強的教材,還要針對本專業實際情況爭取《小學數學疑難問題解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等課程的教材編寫工作,以便學生職業技能的提高。

  (五)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1.建設目標:構建具有本專業特色的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和方式,進一步健全完善由實驗教學、實訓教學、見習、實習、教師技能訓練、特長培養活動、科研訓練、畢業論文、專業調查和社會實踐等多個模塊組成的實踐實訓教學體系,完善各實踐環節的工作規程,確定各實踐環節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考核辦法和評價標準等,努力提高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實踐創新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建設內容:

  (1)加強建設一批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非獨立實驗課程。修訂完善技能性、非獨立實驗課程的實驗實踐大綱以及實驗報告內容設計更新,加強具體實驗實踐的措施保證,加大其它課程教學的實踐性環節,改變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

  (2)精心組織小學教育(數學與應用數學方向)專業師范生技能訓練和素質拓展培養活動,修訂完善實施方案,建立科學的、有效的、系統實施方案,提高教師技能訓練和素質拓展活動的質量,精心組織演講比賽、三筆字比賽、板書設計比賽、模擬課堂教學技能競賽等各類特色展示活動,凸顯辦學特色。

  (3)深化見習、實習、社會調查、畢業論文、社會實踐一體化改革,創建一套全新的集見習、實習、專業調查、畢業論文、社會實踐一體化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創業精神、創造意識、創新能力和適應,使實踐教學具有明顯特色,從而不斷提升素質教育水平。

  (4)進一步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建設,拓寬學生校外實踐渠道,在已有穩定的、優良的、充足的實習基地的基礎上增建2-3個見習、實習基地。同時,依托見習實習環節,積極組織教法教師深入中學開展調查基礎教育研究和教學改革活動,以及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等各類社會調查活動,充分發揮本專業教師的知識優勢和智能優勢,為地方基礎教育和經濟的發展獻策獻力。

  (5)加強針對學生的科研訓練和畢業論文(設計)指導,積極開展各類學術講座和大學生科研課題立項申報,強化對過程的監控和管理,保證學術活動的時間及效果,切實提高本科生學術水平和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六)教學管理與質量監控體系建設

  1.加強教學文件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教學環節的工作規范和課程質量標準,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專業、課程負責人制度,并嚴格執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充分發揮系教學督導組和教研室的職能作用,加強對教學運行過程的組織、檢查與管理。以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為重點,建立教學運行規程,通過規范教師教學行為加強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管理,確保教學運行有序,教學效果良好。

  3.進一步完善領導聽課看課、評教制度、教學督導制度、教學工作期初、期中、期末檢查和日常抽查制度、考試巡查制度、教學觀摩研討制度等教學管理制度,杜絕教學事故發生,提高教學質量。

  4.建立完善教學質量保障與評價機制。進一步完善科學合理的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評價體系和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制度、教師評學和學生評教制度,改進考試方式,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習風氣的改善。逐步建立包括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實踐教學指導、輔導工作評估制度、教學工作規范評估制度、師德教風評估制度、教學管理效率評估制度。

  5.建立并完善教學信息反饋制度。疏通教學信息反饋渠道,注重教學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建立并完善教學信息通報和學生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把握教學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6.成立由數學系黨政領導、專業建設負責人、系辦公室、團總支、學工辦、輔導員(班主任)組成學風建設工作組,建立加強學風建設的工作制度與長效機制。每名教師均擔任學生“社會導師+人生導師+學業導師”重任,加強與各專業學生的聯系與交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知識教育和經驗教育,為學生正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奠定基礎,進而推動全系學風建設。

  (七)教學條件建設目標

  1.加強資料室建設,使系資料室充分發揮功能。加大對資料室的投入,建設期內力爭專業圖書資料冊數達到一定的數量供師生參考;如教育和教育史、自然科學和自然科學史基礎數學教育教學和基礎數學教育史,中小學數學教科書教輔書,關于中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研究方面的書籍、刊物、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關盤、教學設計、教案等。

  2.加強對原有實驗室設備的更新、管理和維護;申請建立一間小學教育專業多功能訓練中心。

  3.力爭建立數學課程數字化錄制中心和數學數據模擬實驗室,有效推動教師教學和科研活動。

  六、保障措施

  1.加大經費投入,積極籌建小學教育專業多功能實訓中心。

  2.在校級精品課程建設以及自治區級精品課程建設方面給予經費上配套獎勵。

  3.對自治區校級教學團隊建設、教學名師建設給予經費上配套獎勵。

  4.對自治區校級教改項目、教學成果獎給予經費上配套獎勵。

  5.對自編出版專業教材給予一定扶持。

  6.在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和重點扶持。

  

  

  

  

                                                                              數學系

                                                                          2016年10月2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婷婷在线| 国产激情综合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五月|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蜜桃网| 亚洲综合最新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色婷婷综合和线在线| 狠狠色婷婷综合天天久久丁香| 在线亚洲97se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二|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色欲综合久久躁天天躁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 精品国产国产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综合|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99一综合| 亚洲啪啪综合AV一区|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高清|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桃花色综合影院|